鳄蜥Shinisauruscrocodilurus Ahl,1930,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下来的单型科单型属物种。属于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89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在2014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评估中列为濒危(Endangered)。
鳄蜥生活在地球上已经有2亿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恐龙称霸地球时代,也经历了爬行动物衰落,哺乳动物的兴起的时期。尽管鳄蜥在经历的地球数次物种大灭绝,凭借自己强大的适应能力存活下来,但是其分布区已经从最初广布欧亚大陆到目前仅仅分布于广西、广东和越南的广宁、北江等数个自然保护区中(图1)。并且,由于环境的破坏,现存的栖息地也属于严重的破碎化。
图1鳄蜥的分布位置(红色圆点)
1分布地区
鳄蜥最早发现于广西金秀县的罗香乡。1928年国立中山大学的任国荣教授率该校生物系考察队前往广西金秀大瑶山进行考察,采到了28只当时称之为陌生爬行小动物的鳄蜥标本。1930年经德国人EtnstAhl 鉴定,确立为鳄蜥科Shinisauridae、鳄蜥属Shinisaurus、鳄蜥Shinisauruscrocodilurus,而这个躯体像蜥蜴而尾巴像鳄鱼的小型蜥蜴也非常形象地取了尾巴的“鳄”和躯体的“蜥”作为名字(图2)。
在此后的调查中,1931年范增浩发表的《中国瑶山爬行类初步研究》,1962年刘承钊、胡淑琴发表的《广西两栖爬动物初步调查研究》,申兰田、李汉华(1982)发表的《瑶山鳄蜥的分布及习性》,均对鳄蜥的分布进行了报道。1977~1987年张玉霞等对鳄蜥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1989年刘小华等报道了桂平县和平南县有鳄蜥分布;2001~2002年,曾志锋对金秀、昭平、贺州市大桂山林场等鳄蜥栖息地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2002年,黎振昌首次报道在广东韶关地区曲江县罗坑保护区发现鳄蜥的分布;随后在广东茂名林洲顶地区也发现鳄蜥分布。2003年,越南的LeKhac Quyet 和德国的ThomasZiegler报道越南东北部的广宁省安图自然保护区发现有鳄蜥,这是首次证明鳄蜥在我国以外有分布。
图2栖息在藤蔓上的鳄蜥(罗树毅摄)
2种群数量
自从1928年在广西金秀大瑶山发现了鳄蜥以后,很长时间内缺乏对鳄蜥种群数量进行过详细调查。直至1977~1978年间,广西师范大学的张玉霞教授才首次对鳄蜥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当时全国鳄蜥种群估计为5900~6000只(未包含广东地区种群)。1984~1985年、1987~1988年张玉霞教授又两次对鳄蜥数量进行了统计,此时种群数量已经下降到3500~3600只,1992年广西科学院对桂平市大藤峡的鳄蜥种群进行了调查,估算大藤峡的种群数量为500只;1997~1999年在广西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对鳄蜥进行了专项调查,鳄蜥数量下降到1978年鳄蜥总数的1/8左右;2001~2002年曾志锋对广西金秀县、昭平县和贺州市的鳄蜥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鳄蜥已锐减到499~664只。2004年国家林业局开展的鳄蜥专项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增加了广东新发现的种群数量,全国的鳄蜥野生种群数量仍只有950只左右。在2009年的鳄蜥专项调查中,全国的鳄蜥数量为1360~1625只,在2012年的全国鳄蜥调查中估算全国鳄蜥种群数量为1080~1249只。在数十年间,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人为的捕捉,鳄蜥的数量急剧下降,并且在一些原先的分布区如广西金秀和广西桂平已经难觅鳄蜥的踪影(图3)。
图3中国历次鳄蜥调查的种群数量走势图
3栖息环境
鳄蜥主要栖息在海拔8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杂木灌丛与竹林、针阔混交林密蔽的小山溪内。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和受污染的溪沟中不会有鳄蜥分布。然而目前的调查发现,鳄蜥各分布区的栖息地已经严重的破碎化,并且受人类严重的干扰。从当前的分布图上看,各分布区的鳄蜥已经缺乏了相互迁移的生境,各地的鳄蜥居群已形成了明显的地理隔离,这对于整个物种的保护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4保护措施
对于比大熊猫还珍稀的孑遗物种,中国对于鳄蜥的保护一直都非常重视。从各层面上实施对鳄蜥的保护。
其一,法律法规保障 从1989年开始,鳄蜥就已经列入了我国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从法律的层面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其二,建立保护区 当前我国与鳄蜥保护相关的自然保护区有7个,分别是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大平山自然保护区、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茂名林洲顶鳄蜥省级自然保护区、鹿湖顶自然保护区。其中广西大桂山保护区、广东罗坑保护区和广东林洲顶保护区均为以鳄蜥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目前这3个保护区也是我国鳄蜥主要的分布地区。
其三,科研努力 我国科研人员对于鳄蜥的保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自1928年中山大学的科研人员采集到第一批的鳄蜥标本开始,我国科研人员一直保持了对鳄蜥的关注。从1978年以来,平均每5年均对鳄蜥进行一次全面的种群数量调查和栖息地评价,这对于及时掌握鳄蜥的种群动态和栖息地质量具有至关主要的作用。
同时自1978年以来,在广西师范大学形成了研究鳄蜥的稳定团队,自张玉霞教授始,历经曾志锋教授、黄乘明教授到武正军教授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经过30多年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团队相继调查和研究了鳄蜥的数量变化动态、具体分布区、生理生态、生境选择、遗传多样性和人工繁育等。从鳄蜥的种群遗传学、谱系地理学、栖息地评估和人工繁育出发,致力于探究鳄蜥的濒危机制、生态位法则和种群复壮策略,为鳄蜥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可喜的是,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资助下,在各林业单位、各保护区和历代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目前我国对于鳄蜥人工繁育和野外放归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在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保有了300只以上人工饲养的鳄蜥。尤其在广西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在经过严格的亲本选择、交配繁殖和野化训练,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野外放归了15只和20只人工繁育的鳄蜥(图4),并且在持续的野外跟踪中,发现野外放归的鳄蜥已经自然受孕(图5),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数条凝聚了国家和数代人的无限心血的小精灵将会呱呱坠地,承载人类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梦想走向属于它们光明的未来。
图4放归自然的人工繁育鳄蜥(罗树毅摄)
图5放归野外自然受孕的人工繁育鳄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