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新华社】【人民日报】关注报道我室科研人员发现“龙州中华喀鳅”
发布时间:2024-05-31 作者: 浏览次数:56

  5月31日,新华社发布《广西发现新物种》的报道,继“安东岭鳅”和“长肋原花鳅”被发现之后,广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又在广西一地下溶洞发现了“龙州中华喀鳅”。

  现将报道转载分享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新物种龙州中华喀鳅

  广西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与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等单位科研人员在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一地下溶洞发现一种白色盲鱼,基于形态学与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确认该鱼类为新物种,并以其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龙州中华喀鳅”。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系统学与演化》上发表。

图为龙州中华喀鳅。(受访对象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葛家玥介绍,龙州中华喀鳅是一种栖息于洞穴地下河中的盲鱼,眼睛已彻底消失或仅残存一个细小的眼点,晶状体已缺失;体表色素消失,通体呈半透明,可以看到内脏团;体鳞退化,体表光滑;口须短,胸鳍较长,尾柄上、下均具有发达的尾鳍褶,通过以上特征和可数性状可以与同属其他鱼类相区分。

  据介绍,中华喀鳅属隶属于鲤形目、条鳅科,是一个2023年建立的新属,为中国特有属,已知分布在珠江流域的广西中西部和北部、贵州南部地区。本属鱼类均为典型洞穴鱼类,它们长期生活在洞穴水环境中,并具有易辨识的特殊适应性形态结构,如眼消失、身体透明等。

  目前监测表明,龙州中华喀鳅仅栖息于中越边境的左江流域溶洞地下河中,分布范围极其狭窄、种群数量稀少。保护这些珍贵而独特的洞穴鱼类物种,对于了解岩溶地貌区物种演化机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6月3日,人民日报转发报道该工作。

  相关报道链接:

  新华社:https://mp.weixin.qq.com/s/0iP4LgnT_Eb_E8Y9EAYYyA

  人民日报:https://mp.weixin.qq.com/s/18E_X_KwG2QDIxtf7wHTig

Copyright © 2021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广西师范大学
联系电话:0773-88888888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