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石山精灵”的守护神,跋山涉水,不畏艰险,二十余载坚守铸就石山“最美风景”;他为濒危动物研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不辞劳苦,长期深入野外观察研究,科研功绩硕果累累;他为科普教育四处奔走,润物无声,让“保护野生动物,恢复生态先行”的重要理念走进大众,深入人心。这是对我院广西第二届创新争先奖获奖者周岐海教授在珍稀濒危石山灵长类动物多年保护工作的贴切描述。
周岐海,中共党员,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现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会分理事、广西动物学会秘书长。主要以白头叶猴、黑叶猴、熊猴等珍稀濒危石山灵长类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探讨珍稀动物的濒危机制及其生态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其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石山灵长类种群的保护管理。
“一盒白米饭,一瓶老干妈,一根火腿肠,一包榨菜,这就是一餐,没有地方洗澡,蚊虫叮咬,外加野外复杂多变的气候,在这样的环境里一直咬牙坚持过来,我们要比猴子起得早睡得晚,近距离观察猴群的生活习性才能准确地获取猴群的真实信息资料。”今年45岁的周岐海教授,已在广西自然保护区的土地上坚持生态保护二十余载。
广西石山叶猴的生存受植被退化、栖息地碎碎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白头叶猴仅分布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左江以南、明江以北的一个三角形狭长地带,分布范围均非常狭窄且种群数量少。
为研究观察石山生境的灵长类动物行为习性、食性选择,进而针对性开展石山生境灵长类动物的生境恢复。周岐海教授二十多年来身体力行,做了大量切实的工作。除了长期深入山林调查研究濒危动物种群、致力于扩大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等工作以外,还坚持以专业知识引领科普教育,投身科普宣传。他深知,要提高人们保护濒危动物的意识,科普宣传工作必不可少。为此,他曾在上海国际图书展、广西科技馆、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博物馆等地举办多场关于白头叶猴保护的科普报告,积极举办“中国生态科普行----广西2019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系列活动以及多次受邀参加科普节目拍摄等。
令人欣喜的是,长期的野外调查研究和科普宣传等保护工作取得很好的成效,目前白头叶猴的种群数量增长至1200多只,与10年前相比增加了1倍多。
面对斐然的成绩,周岐海教授的目光依然始终关注着濒危动物保护的“软肋”。作为业内专家,他知道中国早已制定了保护濒危动物的法律,可是由于执法不严,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为此,他大力倡导生态教育,呼吁人们正确处理自然界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他而言,荣誉和地位更代表着责任和使命,是拯救野生动物更为艰辛的未来之路。他热切期盼着,全社会携起手来,还野生动物一个充满阳光的明天。
周岐海(右)与研究团队开展野外行为观察和声音监测
周岐海为中学生介绍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
周岐海与川金丝猴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