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科研动态】武正军教授团队在先后在国际期刊Ecology and Evolution和Animals发表关于鳄蜥栖息地时空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2-10-29 作者: 浏览次数:10

科研动态】武正军教授团队在先后在国际期刊Ecologyand EvolutionAnimals发表关于鳄蜥栖息地时空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

鳄蜥(Shinisauruscrocodilurus Ahl,1930)为单型科单型属单行种物种,是第四纪晚冰川期残留在我国华南地区和越南北部的爬行动物。由于环境的破坏和人为捕捉,鳄蜥的栖息面积急剧萎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鳄蜥仅分布在广西、广东和越南的数个自然保护区内。气候变化和相关影响是导致新物种组合出现、物种范围变化、局部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复原力丧失以及未观察到的干扰机制的主要和常见原因。气候变化已成为本世纪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所有物种都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加剧,如土地利用变化、物种入侵、环境污染,使得全球野生动物物种分布范围与数量一直呈递减趋势,尤其是两栖类、爬行类动物比大多数其他群体受到更大的影响。探讨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对鳄蜥分布的影响对指示鳄蜥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成果一表明,1995-2020年期间,土地利用变化侵蚀了大量鳄蜥的适宜栖息地(图1)。未来如果不加以制止,鳄蜥的适宜栖息地仍将持续减少。目前各个自然保护区仍是鳄蜥最适合分布区域,但未来需要密切关注生境质量的变化。

11995 -2020年生境质量时空分布特征:(a)大瑶山、古修保护区、蒙山县、七冲保护区、北沱;(b)大桂山地区;(c)罗坑保护区;(d)林州顶保护区;(e)大坪山保护区()、大腾峡()。红色表示生境质量高,蓝色表示生境质量低。

研究成果二表明,鳄蜥自末次冰期冰盛期(LGM)以来具有稳定的分布区,主要包括中国广东省韶关市、越南广宁省和北江省。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不同扩散模式下,不同时期的预测结果显示,随着辐射强迫的增加(SSP126SSP245SSP370SSP585),预计到2100年,鳄蜥的现有栖息地将大幅减少90%(图2),我们亟需采取应对措施以保护鳄蜥这一珍稀濒危物种。该成果英文版宣传稿已展出(图3)。


2未来气候情景下鳄蜥的潜在分布范围。

3《气候变化和扩散能力共同影响鳄蜥未来的分布》英文宣传稿

附:

鳄蜥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

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601313176062332200379)、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生态环境部项目(2019HB209600100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D21220058)、广西大桂山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DGS2022001DGS2022002),以及广东罗坑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LKKY2019002)的资助。





Copyright © 2021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地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1号广西师范大学
联系电话:0773-88888888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桂ICP备05000954号-1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